图为“梦中的隐爱约会完整版影片 1986年7月24日夜,新华社发布了电讯,介绍牛河梁遗址的新发现,称“五千年前,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。”次日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又以三分钟的时长进行了播报,《光明日报》也在头版发表文章称:“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找到了新线索”。随后,港台地区及日本、东南亚等国纷纷加以转载并配有专家采访。“牛河梁遗址的发现,等于把整个的红山文化推到了全国全世界的面前。”郭明说。摄
中新社香港8月6日电 (记者 戴小橦)2025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6日在香港和北京两地连线举行,会上揭晓了2025未来科学大奖“生命科学奖”“物质科学奖”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”获奖名单。
今年共有7位科学家获此殊荣。“生命科学奖”授予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,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周忠和、徐星,表彰他们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。
“物质科学奖”授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方忠、香港科技大学的戴希、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丁洪,表彰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的贡献。
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”授予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志远,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、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领域的贡献。
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25轮值主席王连涛致辞指出,未来科学大奖的“未来”两字承载双重期许。一是表彰具有开创性、能改变学科发展轨迹甚至改变人类未来的科学成就;二是相信这些杰出科学家将持续探索前沿,以其智慧及潜力为世界带来突破性贡献。
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、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表示,这场科学盛事有助于激发香港的科创氛围,成为推动国家乃至全球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。今年的大奖周活动将更加贴近社区,让科学走进生活。
未来科学大奖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设立,是由科学家、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科学奖项。自2016年设立至今,已评选出46位获奖者。(完) 【编辑:李润泽】